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新冠疫情对中国产业的影响分析 详情

新冠疫情对中国产业的影响分析

上海交大 / 2020-03-22 20:43:33
据了解,我们基于中国和疫情重点地区的经济联系,分析疫情的全球扩散对国内各主要产业的影响和前瞻性布局机会。
 
1、中国产业对疫情重点地区的依赖度
 
从中国与日本、韩国、意大利、伊朗等疫情重点地区的经贸联系来看,中国与日本、韩国的双边贸易额均在2000亿元人民币左右,而与意大利和伊朗的贸易额则较小。因此,从产业依赖度来看,日本、韩国的疫情发展状况将对我国产生较大影响。
 
日韩与中国贸易关系紧密主要体现在:1)中国是日本和韩国的第一大进口国;2)日韩是主要的中间品出口国,中国对日韩中间商品的依赖度较高;3)从产业链的角度,日韩与中国在贸易领域上中下游互相依托,是国内产业链不可忽视的一环。
 
若疫情在当地进一步升级,日韩作为中国重要的贸易伙伴,企业停工、物流停运、出口减少将直接冲击我国上中下游的供应端。
 
2、对中国各产业的主要影响
 
在此重点阐述日韩疫情风险快速上升对我国战略新兴产业的输入性影响。
 
从我国自日本进口的依赖度来看,排名前三的为机械、电气设备和化学制品。对向日本出口的依赖度来看,排名前三的为电气设备、机械和制成品。
 
我国在机电产品(尤其是汽车零部件、半导体)、化学制品(尤其是新材料)等领域对日韩敞口较大,产业链的延伸可能冲击国内中下游半导体产业、汽车制造业。
 
3、疫情若进一步向欧盟、美国等经济体蔓延对中国产业的影响
 
2018年,中美间的双边贸易额为6598亿美元,且中国保持了较大的贸易顺差。
 
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产品主要为运输设备、机电产品、化工产品、光学钟表和医疗设备。根据美国商务部的数据,2018年对中国出口分别为276.8亿美元、270.4亿美元、123.5亿美元和98.4亿美元,占美国对中国出口总额的23.0%、22.5%、10.3%和8.2%。
 
美国自中国的进口商品以机电产品为主,2018年进口2685.4亿美元,占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9.8%,比上年增长4.7%。家具玩具、纺织品及原料和贱金属及制品分别居美国自中国进口商品的第二、第三和第四位,2018年进口额分别为649.3亿美元、405.0亿美元和282.0亿美元,占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12.0%、7.5%和5.2%,比上年增长7.3%、3.9%和10.9%。
 
2018年,中欧间的双边贸易额为6039亿美元,且中国保持了较大的贸易顺差。中国从欧盟进口的产品主要为工业制成品,包括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光学钟表、医疗设备和化工产品等。中国对欧盟出口的产品主要为工业制成品,包括机电产品、纺织品、家具玩具和化工产品等。
 
因此,若疫情进一步在欧盟、美国等主要经济体蔓延,将对我国的机电、运输、化工、家具玩具、光学钟表、医疗设备、纺织品等行业造成较为严重的普遍性影响。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