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放水”,才能有效率的振兴经济
功夫财经 关老师 / 2020-03-13 10:05:17
央行的货币政策是宏观管理,水库里有水、水量合适绝对不等于抗旱救灾就成功了。
钱来得越容易,“赌性”就越足,风险控制降低后投资产生的不良资产更多。
48万亿的基建大单其实还是个虚拟菜单,全部落实甚至大部分落实都不大现实。
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又成了热点,“放水”又成了高频词,广受关注。什么是放水、怎么放、放的效果好不好,真要好好盘一盘啦。
01、“水”是怎么放的
所谓“放水”可以理解为加大广义货币供应量M2。既然有M2,当然就有M1、M0(还有M3,和本题关系不大,不提了)。咱们尽可能通俗易懂地理解一下这M系列是什么。
M0是流通中的现金,即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M1是狭义的货币,即M0再加单位活期存款;
M2是广义的货币,M1+准货币(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住房公积金中心存款+非存款类金融机构在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
一串M就好比水利系统,M0就是村里的生产生活用水,直接种稻子养鱼。
M1就是M0加上村里的水缸池塘等随时可以用的水。
M2就是在M1基础上多了一个水库,水库里的水不能直接用于村里的生活,但是可以通过各种沟渠水管放到下游的村里,上游直接通水源。
水源当然是央行,大家说的“央妈”。“央妈”不和村里养鱼、种地的直接打交道,她只管调节水库水位。
粮食产量、鱼塘产量和村民生活质量,其实是看田里、塘里、缸里的水量够不够。同样的道理,M0和M1和经济运行有最直接的关系,可以理解为是居民的收入和消费,以及企业的现金流。现在是个人都知道“现金为王”,不用多解释。
那么,为什么M2的出镜率特别高呢?因为水库里的水量代表了潜力,反正村里不够了,上游有水就不用慌。央妈管水库的水位,就是保证水量合理。
但是,央行的货币政策是宏观管理,水库里有水、水量合适绝对不等于抗旱救灾就成功了。抗旱救灾能不能成功,首先得看水放得下去放不下去。其次,得看放下去是不是用于救粮食、救鱼苗,要是都用于浇花、浇草坪了,那也没用。现实经济运作中,恰恰会发生这种事。
02、“放水”能提振经济吗?
通常认为M2略高于GDP总值是比较2%—3%合理的,这2%到3%可以被银行系统的利息吸收,不会产生问题。这就是所谓“温和通胀有利于经济发展”。超过这种程度的扩大货币发行量,就是“放水”了,也就是人为制造通货膨胀。
扩大货币发行量提振经济在理论上很复杂,而且很有争议。主流的观点可以理解为:这是一副药,可以治病,但是有副作用。
最乐观的观点认为,经济衰退无非是大家不愿投资、不愿消费,那就是市场上钱少了。既然“五行缺钱”,那就对症下药,把钱放出来,市场繁荣了,经济就好了。副作用就是货币贬值了,但是只要经济规模扩张的速度比货币贬值的程度要高,那就等于提前发了一部分货币而已。
但是,不管“温和通胀有利于经济发展”是不是靠谱,不温和的“放水”副作用明显肯定是毋庸置疑的了。投资者获得资金的成本很低,风险意识下降,胡乱投资的行为增加,整个经济运行风险就会扩大。这也很好理解,钱来得越容易,“赌性”就越足,风险控制降低后投资产生的不良资产也就越多了。
而且,投资升温导致资产价格上涨要通常要高于货币通胀率,通胀会扩大贫富差距——因为富人的财富中资产比例远高于现金,资产质量也优于穷人。人家拿着股票,你拿着现金,人家有豪宅,你有老破小,谁升值快呢?因此,“放水”肯定是有代价的,否则这世上也就没有经济危机了。
“放水”造成不良资产增加至市场信心消失,结果就是经济危机。而且,不良资产的积累很难消除。因此,“放水”只是拖延危机爆发。“放水”战术的主要发明者、经济学大师凯恩斯名言“我们终将死去”,就是指最终危机不可避免。
要“不死”,就得指望大幅提升经济效率的现象级事件发生,比如新科技带来了技术红利,或者某个大型新兴市场诞生。
因此,就算承认“放水”是一副药,也不是万能的。要拖得够久,操作上也是需要技术的:
首先得确保水放得出去,尽管“央妈”可以调整M2的水库水位,可也得各种水管渠道通畅,否则“水”就待在水库里也没用。
其次,要让“水”流到稻田、鱼塘、村民水缸里去,要是让村长去洗地板了,那就白瞎了。货币要进入有经济效率的领域,而不是白赔了。
那么,疫情造成的经济冲击能不能靠放水缓解呢?就看能不能符合这两条了。
03、“水”是这么好放的?
首先,我们看“水”是不是放出来了。央行账面上堆多少钱,都不算是放水。“央妈”不参与市场经济活动,就像喜马拉雅山冰川的体量再大,也不等于长江水量增加。像这几年大家都熟悉的定向降准并不是直接放水,而是给商业银行一个信号“欢迎来拿钱,但是要符合条件”。
所谓定向降准,就是商业银行可以把从央行收走的准备金要回来投入市场,但是不是白拿的,而是符合央行定向要求的才行。说好给中小企业放贷的,那你就得拿去给中小企业。商业银行要是给“三桶油”放贷,那不好意思,定向降准那部分钱还在央妈账上挂着,没放出来。
中期借贷便利利率MLF调整也类似。这相当于央妈对商业银行说“我借钱给你的利息又降低了,和市场利率之间的利差更大了,欢迎你来借钱”。这是鼓励商业银行降息、扩大放贷规模,但是,真正增加货币发行量,也得商业银行行动起来,否则钱也只是挂在央妈账上。
因此,不要以为央妈的动作频频,“水”就一定放出来了。央妈管水源,没有商业银行的水库和水渠、水管配合,“水”是出不来的。
那么,商业银行为什么不响应央妈号召积极行动呢?因为,市场风险。MLF再调低、利差扩大后的利润再高,也得先考虑风险。今天一激动给一家民营化工企业放贷,明天它被环保一风吹关门了,别说利息了,本也没有了。明天给某地方政府修高速放贷了,可是修完后收费不足以还贷,政府担保也没兑现,成了坏账。
其实,商业银行才掌控“水龙头”,央妈的鼓励、支持不能代替商业银行的考虑。而这正是商业银行的意义,它在测算投资风险。这是金融安全最基本的机制,“保险丝”断了,电源电压再高,灯也不亮。
所以说,正常情况下“水”是不是放得出来、放不出来,市场环境还是关键。如果企业营商环境不好,这水还真不好放,道理就是那么简单。政府或国企如果按照正常的市场标准衡量,也是一样。
那么,强行放呢?我们的政府很强势,还有很多国企,商业银行也是国有大行为主力。政府如果下定决心,确实可以做到绕过金融安全机制强行放水。反正国有银行给政府、国企放贷“天经地义”,经济风险不附带政治风险,政府硬推也可行。基建领域就是这种强行放水的重点区域,最近新基建很热,放水的可行性如何?效果又会如何?
04、基建“放水”的可行性
不管新旧,基建投资拉动经济的逻辑类似,都是政府主导投资。政府基建投资比一般的投资更复杂,这个复杂性来源于政府财政参与其间,和正常的市场企业行为不同。比如修高铁,京沪线自身能直接盈利,不需要政府增信、担保。这个逻辑就很简单。上市成功,说明资本市场接受,银行贷款顺利回收。即便不上市,银行也不怕收不回贷款。逻辑链很短,风险可控。
但是,大部分基建项目达不到这样的直接收益率,这个缺口就靠财政增收来补。基建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财政贡献不见得短期见效,这时候“土地财政”出场了。基建投资最直接的效果是土地资产升值,政府卖地把修路的贷款还上,甚至一开始就把几块土地抵押给银行,基建项目通过经济核算。
因此,房地产和大基建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政府卖地还债,购房者按揭欠债,货币就在政府、企业、个人和银行之间周转,带动GDP增长。
但是,这种模式在发达地区可以闭环,在欠发达地区就不行。欠发达地区的很多地方政府举债搞基建,财政增收不明显,房地产炒完概念就凉了。最终地方债堆积,靠中央转移支付吃饭。
这就形成了发达省份的政府土地财政依赖度高,浙江、江苏、山东、广东等地都是土地出让金大户,但是财政赤字度很低。而经济欠发达地区正好相反,本地财政依赖度很低,财政赤字度、地方债双高,最终只能靠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的输血模式。
中央财政哪里来的?发达地区贡献的,其中也包括土地出让金的一半左右,可见欠发达地区的大基建其实间接也由房地产埋单了,只不过经过了中央财政的腾挪罢了。
不难发现,没有土地财政这个环节,发达地区的基建规模也会大幅缩水,而欠发达地区的区域财政本来就支撑不了。实际上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想搞大基建多年,却一直很难推进,问题就是出在投资收益变现难以保证——没有足够的公地资源,土地升值利益不是政府投资者的。
从货币角度看,土地财政埋单大基建,就是超发的货币沉淀到了房市里去了。大基建十年期间,M2平均每年高于GDP6.5%,比“温和通胀”的标准高出了很多,被房价飞涨的房市吸收了。——买房者为大基建最终埋单, 超发货币通过买房者的债务回到了银行。
理解了过去的基建拉动,再看“新基建”。官媒盖章的“新基建”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基建、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新旧之分不影响关系经济的核心问题就是——投资收益怎有没有,以何种方式变现?既然对房地产严厉调控,那么超发货币怎么回笼、沉淀呢?新基建的经济逻辑并不清晰。
24省开出了48万亿的基建大单,是天文数字的超级大单。但是,具体到每一个项目,商业银行按照市场标准衡量还款风险过大,那么“水”一开始就很难放出来。强行放水的结果,又没有闭环的路径,就是天量政府债务和一大堆不良资产。
由此可见,48万亿的基建大单其实还是个虚拟菜单,全部落实甚至大部分落实都不大现实。
05、“放水”是个问题,怎么放更是问题
疫情之下的经济政策讨论中“放水”这个话题很热,央行的政策宣示、基建大单都让人看到了“放水”的故事,但是真正的“水”没来。1、2月份的M2确实同期相比回升了,但这是因为去年同期的基数很低。2月M2货币供应同比8.0%,低于此前预期的8.7%。估计整个第一季度肯定不会有多少“水”进“村子”。
其实,放不放水是两难。经济增速放缓让我们“安全放水”的空间收窄,房地产严格调控的政策背景下也看不出替代的“货币沉淀池”——即便不严格调控,发达地区的高房价也接近极限,没多少空间了。这种情况下“水”真来了,未必是好事。
如果是向没有明确收益的基建项目大量灌水,不管新旧都是不合适的。投到没车流的高速、没游客的旅游景区,只会让数据好看一下,后患无穷。没车停的充电桩就会更好吗?电动车行业靠补贴活着,还有未来的电池处理问题,概念虽好,经济逻辑是很成问题的。
政府主导强行大量放水的标杆就是东三省,多少万亿投进去,有效果吗?越烧钱越糟糕。
因此,真正的解决之道是回到经济发展的正常逻辑。钱要用得有效率,要用来养鱼种地,不要去浇水泥地板。要让企业安心经营,营造宽松的市场环境。基建投资当然可以有,但是要符合市场的安全投资标准。这些基本条件不行,等于水渠水管都堵着,要么放不出“水”,放出来也是洪水浊流,后果比当年的八万亿严重得多。
归根结底,再巧妙的货币政策也不能代替实体经济本身。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