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十四五”规划关于高端制造与智能制造问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详情

“十四五”规划关于高端制造与智能制造问题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张占仓 / 2020-02-20 15:52:55
关于高端制造与智能制造问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制造业新的历史方位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视察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时提出了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重要论述,形成了“三个转变”的理论架构,这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促进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这为中国制造业创新发展提出了新目标。2019年 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时指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是中国发展的本钱,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要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中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推动中国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扎扎实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为我们指明了制造业发展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辩证关系。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继续发展制造业,把这个实体经济的基础巩固好。实体经济是中国发展的本钱,本钱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丢的,必须始终不渝地紧紧攒在手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把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才有利于构筑未来发展的战略优势,这是中国制造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2.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
 
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伴随着工业化的持续推进,中国已经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有大量工业产品产量占全球产量的 50%以上。制造业产品是中国出口产品中对全球影响最大的产品,很多国家普通民众的吃、住、行等消费品都与中国的制造业密切相关。正是因为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进制造业可持续发展,在很多领域都形成了完整的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制造业体系,才使得国家在应对国际形势变幻时表现出比较淡定的大气和非常有自信的底气。在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的历史条件下,高度重视制造业可持续发展是推动中国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的基本依托,也是进一步提升国家工业综合实力的标志。只有通过持续的科技创新,扎扎实实地推动制造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并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促进中国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才能够更加有底气,以先进制造业支撑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才能够更加稳固。
3.把实体经济搞上去
 
实体经济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部门或行业,典型的有机械制造、纺织加工、建筑安装、石化冶炼等,是以物质生产为主的经济,是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体经济是中国发展的本钱。既然是本钱,就必须有所保障,而且无论如何不能弱化。因为弱化,或者丢掉,就意味着国民经济的弱化。国内外大量事实证明,无论一个大国国民经济水平提高到何种程度,如果弱化实体经济或放弃实体经济,就意味着偏离了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将给国家的发展、特别是给老百姓的就业、提升收入水平造成损失。与实体经济对应的虚拟经济对国民经济发展也很重要,也需要重视并适度发展。但是,虚拟经济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是为促进实体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生产要素支撑的,绝不可以把一个大国的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完全寄托于虚拟经济,“脱实向虚”是一个大国经济畸形发展的表现,不少国家近些年经济发展困难的深层次原因就是在“脱实向虚”的道路上走得太快太远,以至于忘记了经济发展的初心,给本国老百姓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因此,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明确要求,把实体经济搞上去,对未来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影响深远。
 
4.高度重视高端制造与智能制造的技术创新与集成
 
高端制造、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发展是“十四五”时期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关键。近些年,随着国家重大装备研发计划的推进,已经在高端制造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在航空航天装备、深海装备、核动力装备、计算机及电子设备等方面逐步具备了参与国际竞争的条件。进一步创新的重点是通过自主创新掌握各个领域更多核心技术与发明专利,在医疗装备、检测装备、数字制造装备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共同为未来高端制造业发展提供新技术、新基础零部件、新材料等支持。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核心技术,是未来制造业发展的制高点和突破口,有实力的国家都在想方设法抢占技术制高点与国际标准的话语权。借鉴国际上促进智能制造发展的经验,一般都采取重大项目联合攻关的组织方式。2015年以来,中国已经组织实施了一批智能制造项目,时期需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部署更多的智能制造重大项目,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创新资源,共同破解技术创新与管理难题,推动智能制造快速发展,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先进制造业支撑。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