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疫情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澎湃新闻 / 2020-02-03 16:19:32

本次疫情和“非典”同样是跨年度传播,传播规模和范围大于“非典”,但防控力度和重视程度也大于“非典”期间,叠加今年春节较早这个因素,如果疫情短期没有缓解,考虑到返乡群体滞后返工等因素,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大概率一季度就会开始显现。
从宏观视角看,需求和生产骤降,对投资、消费、出口都会带来明显冲击,短期内会带来失业上升和物价上涨。对行业而言,餐饮、旅游、电影、交通运输、教育培训等受到冲击最大,从微观个体的角度讲,民企、小微企业、农民工等受损程度更大。
与“非典”类似,第三产业所受影响首当其冲。从逻辑上讲,这次肺炎疫情对经济最直接的影响是出门减少,影响消费,特别是服务品的消费,涉及旅游、交通、娱乐、零售、餐饮等行业,对假日旅游消费的影响就更大。当年的“非典”疫情使得2003年旅客周转量增速为-2.3%,国内旅游人次下降0.9%;旅游总收入下降11.2%。目前正逢传统的假日消费黄金期,但为应对疫情所采取的举措远比“非典”时期严厉,所以相关行业的预期降幅会更大。2019年春节假期,全国旅游接待总人数4.1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139亿元,2020年同期锐减。
疫情对餐饮消费以及娱乐业的冲击也是显而易见的。2019年春节七天假期内,全国零售和餐饮业销售额约10050亿元。受此次疫情影响,据估算餐饮零售额仅在7天内就会有5000亿元的损失。原本被看好的电影春节档票房在大年初一仅收获惨淡的180万元,而2019年春节档为58.59亿。
此次肺炎疫情对第二产业的影响也不容低估。由于防控疫情需要最大限度避免人口大规模流动和聚集,并加以隔离防控,所以春节假期结束后,各地可能面临“用工荒”的问题,尤其是疫情比较严重的湖北、广东、浙江及上海等省市。南方的工厂可能招不到工人,因为工人出不去,而北方有些地方可能开不了工,因为没有市场。同时物流也会受到一定影响。用工荒或各地开工时间不一、物流受影响,多方面难题叠加起来,将很快影响部分企业的正常生产。
受工厂复工延迟、企业停工减产影响,制造业、房地产、基建投资短期将基本停滞。世界卫生组织已宣布,将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短期内中国的出口可能受较大影响。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