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一带一路”投资?
同花顺财经 / 2020-01-16 10:29:23
2019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总额为9.27万亿元人民币,增长10.8%,高出整体增速7.4个百分点。前11个月,中欧班列开行7469列,同比增长33%。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1276.7亿美元,同比增长41.2%。应该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投资合作往来不断加深,“一带一路”建设正在不断实现高质量发展。
同时,企业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投资合作过程中还存在对各国政策了解不深、风险规避意识尚需加强等问题。但更应看到,随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往来的加强,各国均在此过程中受益。“一带一路”为各国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涌现出不少共建中的感人故事,当地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让更多人了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
为了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强各国政府之间、行业协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发挥非政府组织的帮扶引导作用,降低企业在投资过程中的风险和制度性成本,完善海外仓布局,加强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同时注重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弘扬海外投资正能量。
对于“一带一路”投资的效益问题,要从两个维度来看。一是时间维度。由于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差,帮他们提升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发展条件,为我们以后更大范围的贸易往来创造了良好环境,短期的投入、低效益是为了未来较好的回报。二是政治维度。世界正处于大变革时期,世界贸易正在重整,“一带一路”成为当今世界广泛参与的国际合作平台和受到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极大提升了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2020年,国家应继续加强贸易便利化建设,为中企进入沿线国家更多领域创造条件。中企也要高度重视,做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问题,找准比较优势,深耕货物贸易领域,扩大服务贸易、技术贸易,培育优势市场。
“一带一路”倡议从设想发展成为国际合作平台和国际公共产品,确实取得很好成效。但“一带一路”倡议绝不能被认为仅仅是国家层面、不讲投入产出、关注国际发展合作的国际公共产品。“一带一路”倡议的可持续推进,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集中于中国在供给上具有相对比较优势、沿线国家和地区有需求的产业投资,形成由中企引领的全球价值链。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热点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