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经济”能够“治愈”什么?
2020-01-12 13:24:53
尽管“治愈经济”抓住了消费者的“痛点”,但如果严格按照医学技术或心理治疗的专业标准,这里所谓“治愈”显得很不靠谱,纯属夸大其词或哗众取宠。
虽然有的人对于“治愈经济”有所诟病,可是换个角度看,“治愈经济”主要出发点是以帮助消费者舒缓情感、调节精神、充实心灵为目标而开展消费活动。它通过提供一个静谧的环境让人“坐一坐”“发发呆”;营造一个温馨宁静的空间让人“缓缓神”“舒舒心”;创造一个亲近自然、让人“回归自我”的机会。
少许次进行的“治愈经济”消费项目可能无法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人们的苦闷、烦恼或焦躁。但毕竟作为人们自愿花钱体验的消费,“治愈经济”消费体验客观上也会暂时缓和一下个体的心理紧张,抚平一些内心不安。通过轻松活泼的干预方式,这些消费体验在人们匆匆工作生活的间隙起到一定程度“心灵放假”的作用。
虽然从真正治愈心灵创伤、愈合心理痛楚的角度看,它们只能算得上是“点缀”“补充”,绝大多数尚停留在“治标”的水平,但对于这些消费体验,外界也无可厚非。商家出于迎合社会消费需求的目的,推出一些花样翻新、吸人眼球甚至有些“噱头”色彩的消费项目,只要他们遵守法律、遵从公序良俗,社会不必过度指责,更不需要禁止打压,人们也不必对这些“治愈经济”消费项目拒之千里。
当然我们也需要清醒认识到,如果个人负面的心理情绪比较轻微,通过“治愈经济”的消费体验或许可以较为顺利地帮助当事人像抹去桌面的灰尘一样,暂时抹去心理阴影。但如果个人负面心理情绪较为严重,那么仅凭这些消费体验就很难真正恢复到正常状态。
况且,进行“治愈经济”的消费开销不小,往往适用于有一定消费能力、观念开放、愿意接受新鲜事物,且工作生活节奏较快、压力较大、流动性较强的中青年群体。他们一方面在紧张的工作环境中承受着高强度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他们又有着较高的文化水平,具有一定的抗压能力和心理韧性,能够发挥一定的自我调适能力。
有些时候在不便从社会支持系统获得帮助,又还不至于求助专业心理服务机构的情况下,找到某个合适的“治愈经济”消费项目也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只是需要注意避免把这种“点缀式”“补充型”选择当作主要手段,而是从面对面的人际交往、心与心的家人好友情感沟通、健康有度的文化活动等当中恢复身心愉悦,坦然接受自我,回归本真生活。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