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忽视这一点,工业几点零都是零! 详情

忽视这一点,工业几点零都是零!

汉泰资本 / 2019-12-29 21:15:23

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什么会转移到美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1870年美国辛辛那提屠宰场自动化生产为起点,以福特汽车自动化生产线为标志,是“伴随着劳动分工基础上的电力驱动大规模生产”。
 
这里我们探讨两个问题,为什么英国会快速没落?为什么美国会迅速崛起?
 
经过研究,笔者认为,科学的“劳动分工”是其中重要的一个因素。
 
在工业革命初期,工厂都还没有周密的分工,基本是企业主外带一些工头的方式进行生产,英国如此,美国亦如此。
 
钱德勒说:“直到1840年,美国还没有出现中层管理人员”,“当时几乎所有的高层经理都是企业的所有者,他们不是合伙人就是主要股东”。但1840年以后,劳动者出现了分工,出现了“支薪经理”,也就是专业的管理阶层出现,这类企业被称为现代企业。“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这类公司已在美国经济的许多部门中成为了占优势的企业机构”(摘自钱德勒在《看得见的手——美国企业的管理革命》,下简称钱书)。钱德勒在研究后指出:“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乃是他们的经理和组织之间的竞争,一家公司的成功,主要取决于其管理层级的质量”。
 
这时候,美国企业在进行劳动分工,衍生出大量职业管理人员,企业管理得到明显改善,企业竞争力大为提升。1860年时,美国在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中居工业生产第四位,不到英国的一半。但到1894年时,美国已经相当于英国的两倍,占全球工业总产值的1/3。
 
特别是1895年,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的费雷德里克·W·泰勒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有关“科学化管理”的论文,并于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开创了企业管理的新时代,企业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泰勒强调管理要科学化、标准化,并相信“工厂组织里一向是最重要的角色,即各车间的工头必须撤销”(摘自钱书),完全是颠覆式的管理创新。
 
美国企业在减少工头这种粗放型管理,走向了科学管理之路。而英国的呢?遗憾的是,英国的车间仍然是“工头”在管理,由于这些人受知识所限,管理仍然是一种传统的粗放型管理。英国资本家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提出各种改良方案,但总被声势浩大的工人运动所压制,被迫继续维持落后的管理及生产模式,于是英国的没落就在所难免了。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威廉·拉佐尼克在《车间的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英国工业长期衰退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英国的制造业企业没能将生产的管理工作从车间中脱离出来。其结果就是,英国企业的管理结构在一个管理资本主义主宰的世界经济中无法发展。英国的资本家雇主把生产的控制权交给车间,没有在企业中建立相应的管理结构去削弱工人控制生产流程的权利和责任”。
 
这就是为什么德国人把“伴随着劳动分工基础上的电力驱动大规模生产”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划分标志,“劳动分工”是以美国“支薪经理”出现以及泰勒科学管理的推出而逐渐成熟起来,是美国企业后发制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此,笔者总结美国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能脱颖而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管理的革命”。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