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国研信息技术研究院官网
  •   [会员中心]  [退出]
  • 注册
  • 会员服务
首页 > 经济顾问 > 解读新中国70年经济与经济学发展 详情

解读新中国70年经济与经济学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 / 2019-11-04 10:08:01

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积极参与推动全球化进程

  七、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积极参与推动全球化进程
 
  新中国70年的历程充分表明,对外开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党中央在领导经济建设的过程中,牢牢把握历史规律,深入分析对外开放的机遇与挑战,创立了一系列对外开放的新理论、新理念,引领和推动我国对外开放事业不断取得进步。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艰难的国际环境,我国形成了独立自主发展国民经济的理论,建立起对外经济贸易体制。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旧中国的对外经贸被帝国主义及官僚买办所控制,生产、技术等大幅落后于发达国家,作为原料来源地和工业品倾销地的依附性对外开放是完全不平等的。刚成立的新中国按照《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在平等和互利的基础上,与各外国的政府和人民恢复并发展通商贸易关系”的规定,逐步建立起以国营专业外贸公司为主体、国家统一管理的社会主义对外经济贸易体系。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八大以及《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一切国家的长处和好的经验都要学,明确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对象和领域。但因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当时我国的对外开放主要是与苏联和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开展经济技术合作。我国通过出口原材料和初级品换取外汇,进口技术和机器设备促进工业化,为建设独立自主的国民经济和工业体系作出了积极贡献。我国还通过对外援助的方式,积极与一些亚非拉国家开展经济技术往来。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理论,至今仍然具有重要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在实践发展和时代进步的推动下,我国对外开放理论与格局日臻完善。邓小平同志关于“和平和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的战略判断,继承和发展了“三个世界”理论,为对外开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邓小平同志指出,“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对外开放被确立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我国在积极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合作的实践中,总结出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和学会“两套本领”等重要的对外开放理论,开辟了吸引境外资本、技术和人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突破了扩大对外开放的思想束缚,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积极参与全球分工体系和全球价值链。2001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WTO。对外开放全面升级为WTO框架下的体制性多边开放,连续多年成为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国,快速成长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国。党的十六大以后,针对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持续加深等国际局势的变化,党中央强调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引导对外开放从“引进来”为主向逐步扩大“走出去”力度的方向转变。这一时期,我国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开放宏观经济学等学科,针对外资和技术的溢出效应、攀升全球价值链、引进创新和自主创新之间的关系等,开展了大量理论和经验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实践的深化和发展,对外开放理论取得新的重大进展,构建起全面开放理论与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历史和全局的高度,提出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重大论断,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开放确立为五大新理念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与此同时,我国发出共商共建共享“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一种反对霸权主义、不采取海陆对立“两分法”视角的国际公共品供给模式,形成了涵盖国际经济、国际关系等多学科的创新型理论框架。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这一中国同世界各国人民一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将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共同体理论上升到促进人类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高度。面对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抬头,我国坚定支持多边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我国不谋求贸易顺差,主动扩大进口,带动了世界贸易和经济的稳步增长。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部署和推动的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是世界上第一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大型国家级展会,也是国际贸易发展史上的一大创举。我国还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推动成立亚投行、丝路基金和金砖银行等。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了更好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我国于2018年专门组建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设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等,对最不发达国家提供发展支持。这些措施超越了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人”假设与零和博弈思维,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和赞誉。
 
  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论述,既充分吸收对外开放经典理论中的有益成分,如我国基于自由贸易和比较优势的对外开放实践等,又不断创新,如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等,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品格。展望新时代,我国将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结语
 
  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成就,有许多弥足珍贵的经验与启示,本文总结了其中至为重要的“六个坚持”。这“六个坚持”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我国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新问题新挑战、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坚持的理论指导,为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
 
  纵观历史,大国崛起不仅要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更要在经济理论上作出原创性的重大贡献,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例如,英国崛起时期的重商主义与崛起后的自由贸易理论,后发国家如19世纪德国赶超时期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和战后的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美国早期政治经济学的美国学派及后来的新古典经济学,以及战后日本复兴时代形成的产业政策与规制理论,等等。这些经济学理论不仅充分体现了对一国经济发展经验的理论概括,还深深地打上了一国的历史、哲学、制度、文化等方面的烙印,可供其他国家比较借鉴,但不可能被完全复制。
 
  经济发展史和经济思想史的研究还表明,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往往伴随着经济学体系的重构。回首过去,新中国70年经济发展创造了人间奇迹,但还需要关于中国发展的经济学说对此作出充分的理论阐释和解答,需要广大经济学理论工作者深化研究和深入总结。放眼未来,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要正确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和挑战,迫切需要在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经济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取得更大的成就。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2019年第10期 作者:谢伏瞻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