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前三季度经济发展新动向
珠海特区报 / 2019-11-01 14:49:02
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全面落实中央“六稳”工作和省委“1+1+9”工作部署要求,珠海前三季度经济发展交出了一份怎样的答卷?
昨日举行的2019年全市前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透露,初步核算并经省统计局核定,前三季度珠海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82.25亿元,同比增长6.4%,经济增速排全省第7位、珠三角第5位。
记者梳理数据发现,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仍起重要支撑作用,格力电器、恩捷新材料等重点企业发展势头良好;随着大湾区加快建设,珠澳深化合作,一批重大项目与平台相继落户,发展新动能逐渐集聚;而在抓招商、促投资、稳外贸等方面,珠海则亟需拿出新办法,走出新路子,实现新突破。
采写:本报记者 钟夏 宋雪梅
聚焦
工业经济仍是“稳压器”
工业对珠海经济增长仍起重要支撑作用。据统计,全市前三季度共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76.37亿元,同比增长4.3%;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27.83亿元,同比增长4.9%。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8.48%,拉动经济增长2.45%。
从全省看,珠海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0.4个百分点,增速排全省第10位、珠三角第5位。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这一串数字体现了珠海工业经济的韧性。
韧性从何而来?支柱产业、重点企业发挥了“定海神针”作用,对全市经济拉动作用较大。前三季度,全市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643.93亿元,同比增长3.9%,合计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7.8%,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1个百分点。
其中,在联邦制药、汤臣倍健等企业的有力拉动下,生物医药业增加值增长22.1%;在格力电器等企业的引领带动下,家电电气业增加值增长15.4%。
但从整体来看,全市工业增速也显现出了“稳中趋缓”的态势。尤其是在新动能培育方面速度偏慢。前三季度,全市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高新技术企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2.7%、2.5%、7.1%,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下降0.8%。
“我们要把发展实体经济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坚持狠抓工业经济不放松。”昨天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姚奕生强调,要推动我市工业经济的“提档升级”。
如何为实体经济的新动能营造环境、释放活力?“我们一方面要抓好服务企业的实效,落实好与重点龙头企业‘一帮一’结对帮扶机制,着力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问题和困难,做大做强实体经济总量;另一方面也要引导企业加快转型升级,进一步优化政策措施,确保完成年度‘小升规’180家的任务目标。”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同时,我市也要着力提升招商引资质效,瞄准国内外龙头骨干企业,切实引进一些重大实体企业项目落户珠海,为珠海实体经济注入新鲜血液。
港澳投资增长成“新亮点”
前三季度,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86.37亿元,同比增长2.1%,增速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全市基础设施投资完成280.93亿元,同比下降16.8%。
“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完工后,重点项目储备不足、新的项目尚不足以填补缺口,投资增长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市统计局相关负责人透露。
2019年全市市级重点交通项目共17个,调整后年度计划安排投资68.75亿元,截至9月末,累计完成投资约49.34亿元,年度投资计划完成率71.76%。“我们要进一步压实重点项目推进工作责任,全力以赴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的提质提速。”姚奕生强调。
“目前,香海大桥、洪鹤大桥、金海公路大桥等东西部通道工程已经加速铺开建设,金琴快线、兴业快线等南北向通道项目工作也已不断提速。”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
“当前形势下,投资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稳增长的一大利器。”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许德友说。有一组数字颇为引人注目:前三季度,全市工业投资完成199.75亿元,增长17.5%,增速较上半年提升14.9个百分点。
据专家分析,推动工业投资增长的重要原因在于,今年以来珠海新入库一些工业投资大项目,如格力新能源与智能装备研发生产基地、珠海恩捷第二期锂电池隔膜项目、珠海正康伟宁药业有限公司项目等。
1-9月,工业技改投资102.64亿元,增长9.3%,这一数据体现了政策激励的力度。去年10月,珠海出台了《珠海市进一步促进工业投资增长的若干政策(试行)》,鼓励企业加大工业投资力度、实施重大工业投资项目奖补、支持工业厂房扩容提质和发挥投资基金及资本市场作用等。
但从长远来看,我市工业投资占比偏低局面尚未改善,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市发展改革局负责人认为,一个关键抓手是要贯彻落实好促进工业投资增长系列扶持政策,用好省市4.5亿元技术改造资金,争取推动300家以上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一企一策”推动128个亿元以上项目加快建设。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前三季度,来自港澳台的投资增长达到26.1%。这主要是由于横琴新区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吸引了一批港澳台企业的“青睐”。
机遇就在眼前,就看谁抓得住、抓得紧、抓得牢。上周,2019澳珠企业家峰会在珠海举行,20个澳珠重点合作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额达198亿元。“我们要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推动‘港澳资金+全球技术+创新人才+横琴载体’新型招商模式,积极引入港澳高新技术、教育医疗、商务服务等优势产业在珠海落地。”市商务局负责人表示。
金融业发展呈现新气象
从数据看,今年前三季度,珠海金融业增势良好,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72.15亿元,同比增长11.9%。截至9月末,珠海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8565.09亿元、贷款余额6121.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1%、16.2%。
目前,港澳金融类企业集聚效应初显。据了解,珠海目前共引进港澳金融类企业超过180家,注册资本超过740亿元,正推进设立澳资参与的合资证券公司。
“珠澳跨境金融合作大有可为,也成为珠海金融业发展的一大成果。”据市金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珠澳两地金融部门建立了良好的常态沟通机制,以推动珠澳金融合作向常态化发展。
在2019年澳珠企业家峰会开幕式上,“粤澳跨境金融合作(珠海)示范区”正式揭牌,标志着粤澳、珠澳金融合作开启了新的篇章。据了解,珠海正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粤澳、珠澳金融合作,研究加强金融规则制度衔接,探索推进澳门居民横琴金融服务中心、以中药材为主要品种的商品(期货)交易所、粤港澳大湾区跨境保险服务中心、澳门金融人才培训基地等重点金融合作项目建设,不断充实完善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的内容,集聚我市金融发展的新动能。
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灌溉。今年以来,通过出台和落实银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评价办法,加强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若干措施等政策措施,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增强。
“下一步,我们亟需加强与工信等部门的合作联动,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融资对接工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同时,也将加大对拟上市企业的扶持力度,为企业排忧解难,努力确保我市两家企业的上市敲钟。”市金融工作局负责人介绍。
观察
从目前披露的经济数据来看,今年前三季度,珠海在工业经济发展等方面有不少亮点;“六稳”工作中,除外贸下降外,珠海就业、金融、外资、投资、预期均保持稳定态势。但是,当前经济运行仍然面临不少挑战。
市统计局相关分析指出,我市经济下行的压力在加大,投资活力不足,消费市场需求总体偏弱,公共财政拉动作用减弱,外贸进出口总额出现了明显的下滑。
专家指出,相较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更关键的是要看其数据能否反映出当前发展质量、经济结构与产业升级情况。珠海仍然要加快推进重大项目投资建设,狠抓招商引资工作实效,全力推进珠澳深化合作,抓好外贸新业态发展,有力推动经济实现稳定增长。
出招
横琴新区:
坚守初心,打出珠澳合作“组合拳”
“我们要加快建设澳大科技研究院、中科院智能超算中心、澳大产学研示范基地、粤澳跨境金融合作示范区、粤港澳物流园等平台项目,扎实推进政策创新、产业招商、产业培育、企业服务等各项经济工作。”横琴新区负责人表示。
从抓好跨境科技产业合作、提升仓储物流功能到加强文旅会展互动,横琴高质量发展的破题之举,仍在于坚守对澳合作的初心,加强政策扶持,丰富合作内涵,拓展合作空间,发展新兴产业,促进澳门经济发展更具活力。
在深化医疗健康产业合作方面,横琴要以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为载体,积极推动广药集团、三九制药等重大项目尽快落户,并持续加大医药健康产业的招商工作力度。同时,横琴也将联合澳门积极推动国家高品质消费博览会落地,持续深化横琴国际休闲旅游岛建设,配合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香洲区:
打好“旅游牌” 发力“夜经济”
作为珠海的主城区,香洲区希望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着力推动现代服务业量质齐升,为经济发展培育新动能,赢得新空间。
“我们一方面要抓好消费提升,实施批发零售企业上台阶扶持政策,服务好奥园广场、华发商都等商贸企业发展,推进湾仔希尔顿酒店、海印又一城等年内开业,力促一批新项目早日动工投产;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推动旅游业发展,利用情侣路沿线等旅游资源,打造滨海休闲的名片。”香洲区负责人表示。
近几年,“夜经济”已成为市民生活和消费的热点,也成为拉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我们将积极促进夜间经济发展,出台相关促进办法,宣传香洲美食,协助商家引进网红品牌,这也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和满足市民游客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香洲区负责人表示。
市商务局:
瞄准高端产业,用好楼宇招商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我们将重点瞄准人工智能、机器人、海洋工程装备、通用航空及卫星应用设备等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开展靶向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市商务局负责人表示,要聚焦创新驱动,瞄准前沿技术,并积极发挥中以科技创新加速器、中德人工智能研究院等机构作用,大力引进培育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的“独角兽”和“瞪羚”企业。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