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解读:夯实基础 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
人民日报 / 2022-08-18 13:48:30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十四五”时期,我们要把文化建设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切实抓紧抓好。进入新发展阶段,加强文化建设不仅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对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夯实文化强国建设基础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十三五”时期,我国文化建设在正本清源、守正创新中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全新局面提供了强大正能量。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锚定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目标的第一个文化发展五年规划,《规划》系统谋划“十四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目标任务、重要政策举措和重大工程项目。
第一,深化理论研究和建设,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规划》提出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整体性系统性研究、学理性阐释和学科性建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第二,加强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规划》提出把宣传、教育、引导和服务群众结合起来。《规划》针对网络化数字化的时代特点,提出加强网络文明建设。
第三,巩固壮大主流舆论,汇聚奋进新征程的强大正能量。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舆论生态、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规划》提出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不断增强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规划》提出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第四,坚持高质量发展导向,扩大优质文化供给。2021年,按年平均汇率折算,我国人均GDP为12551美元;中等收入群体已超过4亿人。与之相伴生的是人民群众更加旺盛的精神文化需求,扩大优质文化供给迫在眉睫。
一是倡导高质量的文化文艺创作生产。《规划》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通过完善引导激励机制,推出更多精品力作。《规划》提出实施网络精品出版等计划,加强和创新网络文艺评论,加强版权保护和开发利用等举措,鼓励引导网络文化创作生产。二是强调科技赋能、数字驱动。《规划》提出把先进科技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支撑,建立健全文化科技融合创新体系;提出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为抓手,加快文化产业数字化布局,重塑文化发展模式。三是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强调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发展。
第五,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规划》提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研究阐释。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规划》提出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革命文化是激励人民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规划》提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系统梳理阐释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规划》提出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系统推进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等重点基础工程,完善国家文化公园管理体制,集中打造中华文化重要标志。
第六,促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保障好人民群众文化权益。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覆盖质量不高、服务效能不足、城乡基层短板突出等问题。《规划》以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为抓手,着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实效性。
一是强调以标准化促进均等化。《规划》提出落实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要求,着力补齐短板;提出丰富老年人、进城务工人员、农村留守妇女儿童、残疾人的公共文化供给,保障特殊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二是以数字化赋能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规划》提出打通各层级公共文化数字平台。《规划》提出把服务城乡基层特别是农村作为着力点,不断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三是以体制机制创新提升效能。《规划》提出推进基层公共文化机构运行与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相衔接。《规划》提出深入推进政府购买服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专业化运营,以社会化激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活力。
第七,衔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点线面结合、东中西呼应、城乡均衡协调的文化发展空间格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规划》明确提出“文化发展空间格局”的概念,要求优化城乡和区域文化资源配置,促进文化更平衡更充分发展。
一是衔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提出推进区域内文化协同发展机制,整体提升区域文化建设水平。二是针对推动东部地区以创新引领文化发展,加大力度支持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文化发展,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文化发展,提出健全合作互助、扶持补偿机制,形成相互促进、优势互补、融合互动的区域文化发展格局。三是提出完善以城带乡、城乡融合的文化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城乡间文化要素双向流动,形成以点带面、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均衡配置的城乡文化发展新格局。
针对城市文化建设,《规划》提出强化各类规划中文化建设的刚性约束。《规划》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振兴,提出创新支持和激励方式,将优秀文化资源转化为乡村永续发展的优质资产。
第八,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规划》提出统筹推进对外宣传、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不断增强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促进民心相通,构建人文共同体。
《规划》发布后,要着重抓好落地实施,保障各项目标和重点任务如期完成,推动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为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开好局、起好步、夯实基础,为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提供磅礴的力量源泉。
(作者:杨永恒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副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