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二: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 城市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国家统计局 / 2022-10-11 12:57:54
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 城市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工作,明确提出以人为核心、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为新型城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推动我国城镇化进入提质增效新阶段,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发展活力不断释放,服务功能持续完善,人居环境更加优美,城市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一、城市发展格局逐步优化,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
(一)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市规模结构持续改善
党的十八大以来,城市规模结构持续改善。2021年末,全国城市数量达691个,比2012年末增加34个。其中,地级以上城市297个,增加8个;县级市394个,增加26个。建制镇21322个,比2012年末增加1441个。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按2020年末[1]户籍人口规模划分,100万—200万、200万—400万、400万以上人口的地级以上城市分别有96个、46个和22个,分别比2012年末增加14个、15个和8个;50万以下、50万—100万人口的城市分别有47个和86个,分别减少7个和22个。
(二)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城市群建设蹄疾步稳
党的十八大以来,城镇化空间布局持续优化,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水平明显提高。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重要节点城市等中心城市辐射功能不断增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龙头作用进一步发挥,带动所在区域中小城市发展壮大。同时,县城补短板强弱项扎实推进,“1+N+X”政策性文件体系落实落地,120个县城建设示范工作稳步开展。
城市群建设成效显著。“19+2”城市群布局总体确立,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取得重大进展,成渝地区发展驶入快车道,长江中游、北部湾、关中平原等城市群集聚能力稳步增强。长三角以上海为核心,带动南京、杭州、合肥、苏锡常、宁波五大都市圈共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为引擎,辐射周边区域。京津冀以北京、天津为核心城市,带动河北省及周边省区邻市,成为我国北方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有活力的经济圈。成渝、长江中游、关中平原等城市群省际协商协调机制不断建立健全,一体化发展水平持续提高。
(三)农民工市民化质量提高,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制度基本建立,市民化质量稳步提高。户籍制度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城市落户门槛大幅降低,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基本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城市有序放宽落户条件。2014年以来,全国有1.3亿农业转移人口成为城镇居民。2021年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4.7%,比2012年末提高11.6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范围扩大,农民工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和养老保险的比例提高,随迁子女在常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要求落实,2021年90.9%的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公办学校就读或享受政府购买学位服务。
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不断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印发实施,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逐步建立,11个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全部制定下发实施方案,各项改革试验任务加快推进。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2021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931元,同比实际增长9.7%,快于城镇居民实际收入增速2.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12年快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为2.50,比2012年降低0.38个百分点。
二、城市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发展活力不断释放
(一)经济总量快速增加,财政实力显著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积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总量快速增加。2020年,地级以上城市地区生产总值611713亿元(现价,下同),而2012年仅有327382亿元。GDP万亿俱乐部不断扩容,2012年中国万亿GDP城市仅有7个,上海成为第一个GDP超过2万亿的城市;2021年中国万亿GDP城市增至24个,有6个城市GDP突破2万亿。2020年地级以上城市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3.9万亿元,比2012年增长32.8%。财政实力明显增强,2020年,地级以上城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739亿元,比2012年增长75.8%,年均增长7.3%;公共预算支出94629亿元,比2012年增长111.9%,年均增长9.8%。
(二)科技创新硕果累累,产业结构升级优化
城市发展为科技创新提供丰厚土壤,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代表的中心城市成为科技创新主要策源地。2020年,地级以上城市科学技术支出384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4.1%,而2012年仅有1418亿元,占比3.2%;专利授权(全市[2])342万项,而2012年仅为113万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数据显示,我国专利申请量连续11年居于全球第一。
城市经济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改造提速,服务业占比提升,产业结构更加优化。2013年地级以上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所占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2014年占比超过50%,2020年达到60.5%。先进制造业发展良好,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2021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2%,增速快于规模以上工业8.6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1%;与2012年相比,高技术制造业比重上升了5.7个百分点。
(三)城镇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消费市场亮点纷呈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面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就业规模显著扩大,城镇就业人员从2012年的37287万人增加到2021年的46773万人,累计增加9486万人。同时,不断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居民收入实现了持续较快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24127元增加到2021年的47412元,年均实际增长5.7%。
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消费结构明显升级。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2012年的17107元增加到2021年的30307元,年均实际增长4.4%;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28.6%,比2012年下降3.4个百分点。以中心商圈、商业街区为核心、以社区商业为基础的多层次城市流通网络体系持续构建,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快速涌现,消费需求持续增长。2020年,地级以上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0280亿元,比2012年增长91.5%,年均增长8.5%。2021年7月,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目前均已制定出台一系列扎实有效的政策举措。
三、城市保障能力明显增强,公共服务持续完善
(一)医疗卫生服务明显改善,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健全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20年,地级以上城市医疗卫生支出8503亿元,比2012年增长2.2倍。医疗服务质量不断提升,2020年末,地级以上城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476万张,医生233万人,分别比2012年增加79.8%和75.4%。医疗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2020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增至3.5万个,基本实现所有街道全覆盖。
党中央把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社保制度及体系日趋完善,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持续扩大。2020年,地级以上城市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1690亿元,比2012年增长149.3%;住房保障支出3399亿元,比2012年增长117%。2020年末,地级以上城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23749万人、28972万人和14010万人,分别比2012年增加46.2%、14.1%和41.6%。
(二)教育事业稳步前进,文化建设繁荣兴盛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教育公共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不断提升。2020年,地级以上城市教育支出15081亿元,比2012年增长96.2%。2020年末,地级以上城市普通高等学校(全市)2679所,比2012年末增加291所;普通中学24698所,增加4940所;普通小学45976所,增加1206所。2021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7.8%,比2012年增长27.8个百分点。
文化建设呈现百花齐放、生气勃勃的繁荣景象。2020年,地级以上城市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853亿元,比2012年增长109.3%。全国以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为抓手推动精神文明建设,2021年末,全国文明城市(区、县城)已有305个,比2012年末增加252个。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2021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5个,比2012年末增加139个。2021年,电影总票房达473亿元,城市院线观影人数达11.7亿人次。
(三)交通设施建设迅猛发展,居民出行更加便捷
党的十八大以来,交通运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日益完善。高速铁路里程、高速公路里程、内河航道通航里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颁证运输机场、邮路和快递服务网络长度均居世界前列。城市道路建设迅猛发展,2020年末,地级以上城市境内等级公路里程(全市)437万公里,境内高速公路里程(全市)14万公里,实有城市道路面积72亿平方米,分别比2012年增长24.6%、60.5%和54.6%。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加快形成,我国铁路网对20万以上人口城市的覆盖率由2012年的94%扩大到2021年的99%,高铁网对50万人口以上城市的覆盖率由2012年的28%扩大到2021年的90%。城市轨道交通覆盖范围逐渐扩大,截至2021年末,共有51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交通线路275条,运营里程8736公里。交通运输服务智慧化水平不断提高, 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交通运输服务加快融合,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覆盖300多个城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在360余个城市投放运营,为居民出行提供了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
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人居环境更加优美
(一)绿色发展深入推进,城市生活品质明显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全党全社会的行动共识,美丽中国迈向新时代。各城市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020年末,地级以上城市绿地面积259万公顷,比2012年末增长38.2%;其中,公园绿地面积64万公顷,增长48.6%。大力推进城镇绿色建设,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比重达到68%,可再生能源消费比例超过13.6%。城市废弃物回收和可再生利用体系加快建立,截至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已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居民小区覆盖率达96%。各城市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城市生活品质全面提升,河边湖畔水清岸绿,大街小巷花繁树茂,社区周边口袋公园、小微绿地15分钟可达,居民小区花红草绿、干净整洁,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二)污染防治力度加大,环境质量不断改善
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全面打响,各项政策举措落地实施,污染治理强力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节能环保投入大幅增加,2020年,地级以上城市节能环保支出2830亿元,比2012年增长134%。主要污染物减排效果明显,2020年,地级以上城市工业废水排放量(全市)、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全市)分别比2012年下降48%和87.9%。空气质量、水质量持续改善,2021年,地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87.5%,比上年上升0.5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比上年下降9.1%;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4.9%,比上年上升1.5个百分点。
(三)城市更新步伐加快,美好社区底色凸显
随着我国城镇化稳步推进,城市发展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不断提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各地区陆续出台了城市更新政策法规,完善制度机制,探索多种实施模式,树立了各具特色的上海模式、广州模式、深圳模式等。在全国形成了一批新范例、新样板、新地标,北京首钢园区借助“冬奥会”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城市复兴新地标”,广东“三旧”(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庄)改造盘活存量低效建设用地,福建省龙岩市“紫金山模式”让废弃矿山变绿水青山。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成为“我为群众办实事”新亮点,2019—2021年,全国累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1.5万个,惠及居民超过2000万户。改造后的老旧小区,居住环境更美丽,公共服务更完善,社区关系更和谐,美好社区底色凸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城市发展迈上新的历史性台阶。站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续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懈奋斗。
特别提示:凡注明“来源”或“转自”的内容均自于互联网,属第三方汇集推荐平台,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分享的内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的观点和立场。中国经济形势报告网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QQ:3187884295进行反馈。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本站或将追究责任;
最新新闻
热点文章
- 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
-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十:创新驱动成效显著 科技自强蹄疾步稳
-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九:新动能茁壮成长 新经济方兴未艾
-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八:固定资产投资效能平稳提升 优化供给结构关键作用不断增强
-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七:消费市场提质扩容 流通方式创新发展
-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六: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交通通信实现跨越式发展
-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五:服务业释放主动力 新动能打造新引擎
-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四:建筑业高质量大发展 强基础惠民生创新路
-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三:工业实力持续增强 转型升级成效明显
-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农业发展成就显著 乡村美丽宜业宜居